分类
宏观经济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 M0, M1, M2

货币供应量,英文是 Money Supply,也称为货币存量 (Money Stock),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于市场的所有货币总量的数值。流通于市场的货币通常包括现金、硬币、银行账户余额以及一些同样具有流通性和可交易性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比如,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等。

根据包含的种类依次增加,将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 M0、M1、M2和M3不同类别,根据数字的增加,其包含的货币种类依次增加。不同的政府和金融机构,会使用不同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来对经济做出分析和预测。

一个国家的政府、中央银行等机构,会根据政策调整来控制国家的货币发行量。在过去,货币供应量的调整会密切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大环境,包括通货膨胀的幅度、经济发展速度等,但随着金融产品、资产种类的不断复杂化,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相比以前而言,变得不再那么稳定。

🚀 美国券商:盈透证劵 | 富途moomoo | 微牛证券 | 老虎证券 | 第一证券 | Robinhood证劵

什么是美国货币供应量?

美国货币供应量是指在美国境内的消费市场上流通的各种货币的总和。

货币供应量包括多类有形资产 (Physical Assets) 和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比如,居民持有的硬币、纸币等现金,在存款机构中的储蓄存款余额,在金融机构中的交易存款余额,及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等。但是,货币供应量并不包括长期投资、房屋净值、贷款金额、抵押金额、信用卡额度以及必须出售以转换为现金的实物资产等。

美国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包含的内容不同分为:Monetary base、M1、M2 和 M3,但M3指标在2006年后不再使用。所有指标数据会在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官网上进行每周或每月的发布。

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供应量一样,会直接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发展速度、消费者购物能力等,同时,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也会根据美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货币供应量。

其中,美联储的政策是美国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比如,当美联储通过货币紧缩政策来限制货币供应量时,借贷成本就会相应增加,由此来抑制通货膨胀,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货币供应量的种类

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主要分为三类:基础货币 (Monetary Base)M1M2,以及自2006年开始不再披露的M3。

其中,M1主要包括公众持有的现金总和和存款机构中的交易存款总和,是最常用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在M2中,除了包含M1中的所有货币总和,还包括了储蓄账户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以及低于$100,000的定期存款余额。而M3是最宽松货币供应量指标种类,几乎涵盖了所有有形和无形的货币供应量。

美联储 (Federal Reserve) 会在其货币供应量官网上每个星期、以及每个月发布不同货币供应量指标,但从2006年开始,美联储不再发布M3的指标值。

美国货币供应量种类计量方法

Monetary Base

包括硬币、纸币在内的流通货币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以及银行准备金余额 (Reserve Balances),这里的银行准备金余额包括商业银行的存款,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总和。

M1

包含基础货币指标中的所有货币总量,并包含:

  • 旅行支票 (Traveler’s checks);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主要包括来自于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s、储蓄贷款协会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s)、储蓄银行 (Savings Banks) 和信用社 (Credit unions) 等的活期存款。

M2

包含M1中的所有货币总和,并包含:

  • 储蓄账户存款 (Savings Deposits); 金额小于$100,000的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 货币市场基金 (Money Market Funds)。

M3(2006年后不在统计)

包含M2中的所有货币总和,并包含:

  • 金额大于$100,000的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 机构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 (Institution Money Market Funds); 定期回购协议 (Term Repurchase Agreement)。

如何使用美国货币供应量分析美国经济?

在有些时候,货币供应量指标与包括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等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从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走势中,可以获得有关经济走势的重要信息,同时,可对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一定的预测。

通常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常会引起利率降低,然后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利息借到资金进行消费,企业则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来增加生产效能,总体上会刺激消费,加速经济发展以及提高就业率。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下降,或增长率下降,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利率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企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同时,因市场需求量下降而不得不减产以降低成本损耗,由此会导致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失业率增高。

但是,从近十年开始,货币供应量指标与经济发展速度、GDP走势、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变得没有过去那么稳定,无法像过去一样,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中获得准确的分析信息,同时,也无法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达到预期的经济调控目的,甚至曾经的美联储主席 Alan Greenspan认为如果仍坚持依赖货币供应量指标M2来指导货币政策调控,这会导致经济衰退*。所以目前,虽然货币供应量仍是一个广泛被使用的指标,但其在最终决策中的指导地位已和普通的大量经济数据一样。

美国货币供应量与美国通货膨胀的关系?

以下是自1959年~2021年的M0年度平均值、及相应年份的CPI 如下图所示。

[amcharts id=”money-supply”]

我们将上图中的数据列表如下,同时,我们列举了M0的每年变化了,以及相应年费的CPI变化率。

年份M0
(Millions)
M0 变化率CPICPI 变化率

1959

50483

29.2

1960

50008

-0.94%

29.6

1.37%

1961

49308

-1.40%

29.9

1.01%

1962

50933

3.30%

30.3

1.34%

1963

52442

2.96%

30.6

0.99%

1964

55183

5.23%

31.0

1.31%

1965

58108

5.30%

31.5

1.61%

1966

61533

5.89%

32.5

3.17%

1967

64658

5.08%

33.4

2.77%

1968

69383

7.31%

34.8

4.19%

1969

73675

6.19%

36.7

5.46%

1970

77567

5.28%

38.8

5.72%

1971

83267

7.35%

40.5

4.38%

1972

89083

6.99%

41.8

3.21%

1973

94667

6.27%

44.4

6.22%

1974

103650

9.49%

49.3

11.04%

1975

108567

4.74%

53.8

9.13%

1976

114733

5.68%

56.9

5.76%

1977

122958

7.17%

60.6

6.50%

1978

134600

9.47%

65.2

7.59%

1979

147608

9.66%

72.6

11.35%

1980

158633

7.47%

82.4

13.50%

1981

164092

3.44%

90.9

10.32%

1982

172325

5.02%

96.5

6.16%

1983

183433

6.45%

99.6

3.21%

1984

195292

6.46%

103.9

4.32%

1985

210708

7.89%

107.6

3.56%

1986

230950

9.61%

109.6

1.86%

1987

253375

9.71%

113.6

3.65%

1988

272075

7.38%

118.3

4.14%

1989

283508

4.20%

124.0

4.82%

1990

302033

6.53%

130.7

5.40%

1991

318575

5.48%

136.2

4.21%

1992

341850

7.31%

140.3

3.01%

1993

376808

10.23%

144.5

2.99%

1994

411633

9.24%

148.2

2.56%

1995

434025

5.44%

152.4

2.83%

1996

448158

3.26%

156.9

2.95%

1997

472100

5.34%

160.5

2.29%

1998

502600

6.46%

163.0

1.56%

1999

551842

9.80%

166.6

2.21%

2000

585292

6.06%

172.2

3.36%

2001

618458

5.67%

177.1

2.85%

2002

673542

8.91%

179.9

1.58%

2003

716525

6.38%

184.0

2.28%

2004

752733

5.05%

188.9

2.66%

2005

782625

3.97%

195.3

3.39%

2006

811525

3.69%

201.6

3.23%

2007

827183

1.93%

207.3

2.83%

2008

987300

19.36%

215.3

3.86%

2009

1775475

79.83%

214.5

-0.37%

2010

2009992

13.21%

218.1

1.68%

2011

2517508

25.25%

224.9

3.12%

2012

2641117

4.91%

229.6

2.09%

2013

3251700

23.12%

233.0

1.48%

2014

3926533

20.75%

236.7

1.59%

2015

3974442

1.22%

237.0

0.13%

2016

3763092

-5.32%

240.0

1.27%

2017

3810467

1.26%

245.1

2.13%

2018

3641117

-4.44%

251.1

2.45%

2019

3301433

-9.33%

255.7

1.83%

2020

4615075

39.79%

258.8

1.21%

2021

6052600

31.15%

271.0

4.71%

2022

(截止3月)

6092800

0.66%

284.6

5.02%

M0货币供应率数据来源:St Louis Fed,CPI数据来源:Minneapolis Fed,2022年CPI数据:tradingeconoics

加入投资讨论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